他们没有高学历,却有一种独特的动手能力,擅长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他们就是被职工们称为“工人发明家”的太阳成集团tyc122cc动力公司职工徐仲维和廖正钢。
工人发明家之徐仲维
徐仲维手握8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一种外径千分尺检定校正装置”,获得了全国第19届发明展铜奖。2017年,他收到了一项人生的最高奖励——全国第十三届高技能人才获奖证书。
“穿新鞋走老路,不会有突破,我觉得穿新鞋就要走新路。”徐仲维对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从不墨守成规,总是要打破常规找思路。
几年前,集团公司承担了一项国防科技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徐仲维担任安装调试、装配工艺技术工作。该项目的技术处于国际科技前沿,无任何经验借鉴,徐仲维四处寻资料,想办法,折腾了很长一段时间,却无一收获。十分苦闷的他,一连几天,日夜围绕车间的操作台转来转去,当他想到自己常年处理装配技术解决的诸多实际问题时,眼前突然一亮,用分段的方式说不定就能解决这一重大项目的技术难题。顺着这个思路,他奋战了10多个昼夜,通过制定实施方案,调整操作规程,改变加工手段等,终于成功利用分段轨道精确定位的整套程序,攻克了这一难题。
某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长约200米的导轨进行装配时,其测量精度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虽然德国、美国某些公司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但测量长度最高只有几十米。为此,徐仲维借鉴国外经验,自主创新,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双轴平面测量方法,运用高精设备,满足了测量精度要求。
在军工重大攻关项目中,徐仲维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极强的动手能力,设计制造各类特殊加工设备及装置10余台套,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加快了科研项目的进度。……
“失败与成功,往往一步之遥,坚持就能看到曙光。”徐仲维记得某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有一项技术,就是高能电机定子线圈的绕制工艺。该工艺要求在同一定子铁芯绕制多相多级线圈,不能拼头、不能缠绕,尺寸也要求极高。一时间,分管技术的高层都觉得非常棘手,甚至有放弃的想法。其实,这时徐仲维的压力比任何人都大,可他总觉得有办法扫除“拦路虎”。他与自己的团队,制定攻关方案,一个不行再来一个,这种方案加起来就有10多个。
正是这种永不言弃的坚持,他们最终设计制造出了两台大型全自动绕线整形机,其技术达世界前沿水平。徐仲维发明的该项技术获得4项国家专利。
工人发明家之廖正钢
廖正钢先后创造了80多项小改小革,共申报专利近30项。2017年在昆山第八届国际发明展上,廖正钢的2个项目《大型风力发电机生产线成套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和《一种安全高效环形通道式集电环烘烤装置》获得金奖。
轴承拉拔器是风场更换轴承的必要工装,然而风塔上空间有限,液压拉拔器无法搬运上风塔,而人工拉拔器使用力气过大,容易崩断螺丝,威胁工作者的人身安全,这个问题让维修人员十分困扰。廖正刚临危受命,和部分工作室成员一起赶赴风场进行现场考察。廖正刚在现场收集数据,将自己的设想传回公司给徒弟刘笛神,刘笛神根据数据制图,将师傅的设想化为现物。师徒俩齐心协力,耗时3个月,成功制作了一款轴承类零件的拉拔装置。该装置将原来人工拉拔器上的螺丝连接改为楔口,而且将原来独立的挡环拉拨器与轴承拉拨器合二为一,并将T型螺纹顶力改为液压千斤顶顶力,解决了维修人员的“心腹之患”。目前,该装置已经成功申请了专利,并且批量生产,服务于各个风场。
在负责305车间流水线这个项目之前,廖正钢其实都不是很明白何谓“流水线”。为了能够完成流水线的策划工作,他从最基础的理论开始学习,最终采用先进的岛式装配线理念和电机柔性生产及间歇性工位转移方式,将嵌、装工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保证工件不落地,让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按照生产人员的意愿有序流动,减少吊运次数。这条流水线一共申报了20多项专利,每一件工装都是廖正钢经过反复地画图、试验,最终成型。
廖正钢说得好: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就是要天马行空地想,脚踏实地地干!廖正钢创新工作室集结了一群肯动脑、勤动手的职工,凭借着对工作的热情,集思广益、奇思妙想改进一些常用的工器具,改造一些退役的老设备,优化一些繁琐的工作流程……
由工作室自主设计制造的转子线圈成型机,破解了下料长度难以控制、弯折角度不到位等问题,并设计制作了一系列专用模具,目前线圈一次成型合格率达到了100%,每根线圈成型时间缩短到了一分钟以内。
工作室还开展了吊索箱、电机冷却器升降装置、轴承拉马等技术协作12项,实现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由廖正钢担任主设计人的305车间自动化生产线,获得了2项“克罗地亚”第12届国际创新展览会金奖,2项第八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1项国际知识产权交流会“卓越创新”奖专项奖,1项俄罗斯议会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科学与技术”奖专项奖,以及1项国际科学技术特别奖专项奖。
点评:
长期以来,集团公司坚持人才兴厂,科技强厂,质量立厂,依法治厂方针,通过职工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工作室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职工搭建了平台。如果我们的职工们都能像徐仲维、廖正钢等人一样,爱岗敬业、技艺精湛、勇于创新,那么越来越多的工人发明家就会在我们的身边涌现。